招生咨询08:00-24:00
微信公众号
咨询老师
到流坑旅游过的游客,对流坑印象最深的地方,除了流坑精美的故建筑群以外,莫过于古代流坑科举之盛,人才辈出了。当他们听到导游介绍流坑古代曾出过文武两状元、34个进士、78名举人,秀才多若繁星时;当他们看到状元楼、廷试进士、贡元、科甲联芳等牌匾时,绝大多数对中国历史不太了解的游客都会问:“古代的进士、举人相当于现在什么学位?”我有一次听导游是这样回答的:“秀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中专生,举人相当于大学生,进士相当于研究生。”这真是惊人之语。为此,我搜集了一些资料,将我国古代科举制的产生和发展作一简单介绍,仅供参考。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的了适应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废除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他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大业年间(公元605-617年),隋炀帝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武则天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
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制度。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忠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于开宝六年(公元972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宋太祖还下令,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分三甲放榜。南宋以后,还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于琼苑,故称琼林宴,以后各代仿效,遂成定制。
明朝自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起开科举,首先是院试,参考者统称为童生,考试人员范围是所在州县。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学政又名提督学院,故称这级考试为院试。考试合格者称院试合格者称生员,俗称“秀才”。秀才摆脱了平民身份,并享有某些特权,比如可以免除本人的徭役,见到县长大人可以不下跪等,在称谓上则被称为“相公”。但不享受国家俸禄,往往靠教、卖画等为生,所以说是“穷秀才”。清代郑板桥中举前就在扬州以卖画为生,当时名气不大,画卖不出去,生活颇为潦倒。中进士、当官、辞官后又在扬州卖画,由于名气大了,他所画的画不但卖得快,而且价格高。有感于此,他特意刻了一枚印章盖在画上,叫“二十年前旧板桥。”
生员分三等,有廪生、增生、附生。由官府供给膳食的称廪膳生员,简称廪生;定员以外增加的称增广生员,科称增生;于廪生、增生外再增名额,附于诸生之末,称为附学生员。考取生员,是功名的起点。一方面,少数各府、州、县学中的优秀生员被选拔为“贡生”,直接进入国家最高学府京师国子监学习成为监生。(在清代,生员可以经管理一省教育的最高官员学政考选升入国子监读书,因为是“贡献给朝廷”的生员,故称贡生。清代的贡生有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五种,合称“五贡”。其中拔贡每12年(逢酉年)由省学政考选一次,每府选2名,州、县各选1名。贡生名额很少,对一个州、县来说,每次大都只有一名,因而也是第一名,故称“贡元”。)另一方面,由各省提学官举行岁考、科考两级考试,按分为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贡院里有上万间房间,都是单间,这种单间叫做号房,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这几乎就是一个笼子。考生在进去前要先搜身,只能带书具和灯具进去,每人发给三支蜡烛,进去后,号门马上关闭上锁,考生就在里面答题,晚上也在里面休息,但由于房间太小,考生只能蜷缩着睡觉。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主持乡试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它官员若干人。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举人 有做官的资格,并享受国家的俸禄,在称谓上可以被称为“老爷”。他们在社会上的身份和地位是很高的,我们所熟悉的《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故事:范进中举后,即被视为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否则范进也不会因此而高兴得发疯。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唐寅乡试第一,故称唐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等。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由于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调等官,都由较高级的官员担任。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明宪宗成化八年起,改为三月十五。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或鼎元,二名称榜眼,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自隋唐开始科举后,获得这一荣誉的只有十四个人,分别是唐朝两人,宋朝六人,金一人,元一人,明两人,清两人。如明代连中三元者仅洪武年间的黄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这些人确实值得我们崇拜。
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庶吉士出身的人升迁很快,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
科举考试不但是读书人获取官位的方法,也是他们追求荣誉的途径。唐代录取进士,每次少则几人、十几人,多则不过二、三十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先例。北、南宋三百二十年,总共开科一百一十八次。取进士二万人以上,平均每年也就70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