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自考网 | 网站为考生提供贵州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贵州省招生考试院为准。
| |
微信订阅

贵州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招生咨询08:00-24:00

微信公众号

咨询老师

微信扫一扫
贵州自考网免费咨询电话
【热点】 贵州省自考管理系统 成绩查询系统 准考证打印入口 自考日程 免考申请 转考申请 实践考核 毕业申请 学位申请 论文答辩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在线咨询

人际关系心理学学习笔记 人际吸引理论

整理编辑: 贵州自考网

发布时间:2018-05-23

阅读量:

人际吸引又称人际魅力,是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

强化理论

拜恩和克洛拉认为,评价任何事物(包括交往对象)是基于其所引起的肯定或否定、满意或不满意的情感评价,以及由此激发的对交往者喜欢或厌恶的程度,产生好感的或恶感的情绪,这是进行第二次交往的基础。这种印象一旦形成定势后,构成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很难一下改变。人际吸引的大小和奖罚有相应的关系。如果交往对象的接触背后紧跟着奖励,就会引起对方喜爱,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与对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他的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强化,就会形成稳固的心理特征而沉淀下来。相反,如果和交往对象的接触背后紧跟着惩罚,则会产生对对方的厌恶和反馈,减弱或失去与对方的热情。

得失理论

阿伦森认为,在人际关系中,一成不变地讲好话并没有像先讲好话然后再慢慢地改变成讲好话的情形来得更有吸引人,讨人喜欢。这种先贬后扬的吸引效应就是人际关系中存在的“得”与“失”现象。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是要使这种“得”与“失”达到平衡。在人际关系建立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一个人主观体验和主观评价过程,得与失就是在评价过程中 如果评价得高,就促进双方继续这种交往,否则,就会中止这种交往关系。

上一篇:人际关系心理学学习笔记 利他行为理论

下一篇:人际关系心理学学习笔记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